在互聯網數位資訊透明的時代,經營市場與消費商品最困難者,就是商品銷售通路複雜多元(有各式電商平台、LINE社群、FB直播等)、且商品價格透明,打開google一搜白紙黑字清清楚楚,一不小心就跳進了汪洋紅海,再回頭已百年身~哭哭~
不用懷疑,經營電商的你,是否已經發現你其實愈來愈不懂得如何為商品定價?是否覺得投入無比認真和努力,可就沒能敢大聲說已經賺錢了?是否擔心市場風向球變了,轉眼間店面歸零,灰飛煙滅!這一切最核心的問題,就是你沒有做好電商定價策略,親愛的,你已經踩雷了:
雷區1:只和同業競爭廠商、同屬類商品做競價、比價
開始經營電商最大的疑惑就是如何為商品定價,一般廠商最習慣的就是透過網路搜尋同業競爭廠商、同屬類的商品進行競價、比價,認為只要訂出和其他廠商類似的價格,甚至能提供品質更優、價格更便宜的商品,就一定會有買家來買單,但卻不自知此刻的你,已踩入紅海削價競爭的惡性循環、小白鼠在籠裡原地轉圈跳不出輪迴的恐怖噩夢裡。低價雖能增加店面一時的銷售量,吸引撿便宜的消費者,但卻不易帶來認同品牌、或能持續返購的忠誠愛用者。
雷區2:商品定價只做二、三套模組,而且從一而終絕無改變
許多台灣電商經營者從未認真考慮定價策略應用的靈活配套,更未認真設計給同為電商之二、三線分銷夥伴的分潤規劃,因此經營電商店面,是愈做愈辛苦、愈做愈心酸。大陸電商經營者競爭遠勝於台灣消費市場,僅在同一商品上,就必須發展出二、三十套的商品定價模組。特別是規劃制定出足夠的分潤能驅動忠實愛用者,也成為店家的分銷者,而不是全靠自己拚,更非從一而終絕無改變。
雷區3:商品成本沒計入庫存、損耗,甚且賣不出的尾貨
電商經營者常為了店面能夠流轉銷售,不斷進新商品、新貨,但卻無法面對庫存、損耗和必需報銷的尾貨;總樂觀地認定帳面上都有賣出、都有盈利,店面就仍可以經營下去,可當庫存愈來愈多,看似帳面上都有賣出、都有盈利,但如果把庫存都當成損耗、報銷的尾貨,就發現其實已走入無窮迴圈,最後都不能確認,是否真的是賺錢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