梳理可知,1980至今共七家美國科技巨頭亮相美股市值TOP 10榜單,分別為IBM、AT&T、思科、Intel、微軟、蘋果、谷歌、Facebook、亞 馬遜,其興衰已經在最近十年的市值、業績變化中一覽無餘。 橫向比較而言,舊龍頭如IBM、AT&T,產業趨勢(景氣度由硬體向軟體&互聯網平台轉移)固然是其增長放緩的原因之一,但其在特定時期 受到的「反壟斷」大棒制裁也不可忽視;新龍頭如Facebook、亞馬遜儘管當前景氣爆棚,但「反壟斷」的陰影或已逼近。美國並非個例:科技巨頭興衰全球上演:韓國三星、日本索尼、芬蘭諾基亞,近十年海外科技巨頭走出不同發展路徑,技術創新與產品競爭 以外, 「反壟斷」制裁同樣不容忽視。 但值得關注的是,不同於美國,日/韓/芬蘭等國受制於國內經濟體量,扶持本土科技巨頭參與全球競爭是必然選項,因此三星、索尼等受到 的制裁打壓均不源於國內,而來自海外(如美國、中國等)。 1)索尼在歐、美頻遭反壟斷起訴,海外業務受到制約:2016年12月,歐盟反壟斷機構歐盟委員會因索尼,松下和三洋在筆記本和手機電池市 場存在價格壟斷行為,決定對三家公司總計罰款1.66億歐元(約合1.76億美元);.2009年10月美國司法部又向索尼的光碟機業務提起反壟斷訴訟 。2)三星收到的海外製裁相對緩和:2018年5月,我國反壟斷機構也曾突發性的對三星中國進行反壟斷調查,主要針對當時的三星存儲晶元 價格異常上漲。3)反例:諾基亞則敗於直接競爭:曾是移動手機巨人,但在壟斷質疑漸起之時,難抵蘋果智能機的競爭,業務急劇收縮。
回顧過去,AT&T是真正意義上因「反壟斷」而被拆分肢解的第一家美國科技巨頭。AT&T即美國電話電報公司,前身正是電話發明人貝爾創建 的美國貝爾電話公司。上世紀60-70年代, AT&T通過系列併購整合成為美國最大的電話公司,長期壟斷美國長途和本地電話市場。 反壟斷指控:1970年代開始,美國聯邦司法部將「反壟斷」大棒由傳統行業轉向興起的科技行業,並率先對AT&T提起訴訟,理由是包括該公司 存在利用從電子設備獲得的壟斷利潤補貼其網路;阻止MCI或者其他運營商鏈接到本地製造商,並通過拒絕購買非貝爾供應商的設備,從而 壟斷了電信設備市場。 判決及影響:訴訟一直持續至1984年,最終AT&T被分拆成八家子公司(一家長途電話公司和七家地區電話公司),目前美國的兩大運營商 Verizon和AT&T都是此前AT&T(貝爾系)成員。 促進創新,開啟通信革命: AT&T解體拉開電信行業革命。一方面,手機通信系統得以快速滲透,順利削弱貝爾系在有線通信領域的自然壟 斷;另一方面,打破了AT&T排他協議后,電話公司全面發力推動電視信號普及;光纖正式成為數據傳輸的高速公路。